跳到主要內容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搜尋
Menu

特展回顧

2009第六屆高雄國際儀器展

2009第六屆高雄國際儀器展

高雄國際儀器展,自1991年開始,每三年一屆,至今已是第六屆。為引進國內外最新儀器產品,提供業者與產業界、學術界觀摩研討,藉以提昇國內科技水準,促進產業升級,配合政府快速發展南部地區;加速屏東生技園區、路竹科學園區、南區環保科技園區、高雄軟體園區等,幫助新成立園區的使用者與科技儀器商之聯繫,相輔相成,共創南部地區的科技願景。透過儀器展,藉由各種專業技術的交流,促進產業升級的速度,以提高我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主辦單位:高雄市儀器商業同業公會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社會局、高雄市政府教育局、高雄市商業會、 §展出日期及時間:98年3月19日(四)至3月21日(六)三天;上午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I.前言: 高雄國際儀器展,自1991年開始,每三年一屆,至今已是第六屆。為引進國內外最新儀器產品,提供業者與產業界、學術界觀摩研討,藉以提昇國內科技水準,促進產業升級,配合政府快速發展南部地區;加速屏東生技園區、路竹科學園區、南區環保科技園區、高雄軟體園區等,幫助新成立園區的使用者與科技儀器商之聯繫,相輔相成,共創南部地區的科技願景。透過儀器展,藉由各種專業技術的交流,促進產業升級的速度,以提高我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II.展覽宗旨:透過儀器展,藉由各種專業技術的交流,促進產業升級的速度,以提高我國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III.展出內容:  1.理化、實驗室儀器及附件  2.生物科技儀器及附件  3.環保、工安儀器及附件   4.材料試驗儀器及附件  5.工業自動化、控制儀器及附件  6.電子、電機儀器及附件  7.醫療儀器、居家護理保健用品及附件   8.民生科技儀器及附件   9.水處理設備儀器及附件  10.食品檢驗儀器及附件 IV. 精美獎品大方送:  凡參觀本展者可兌換摸彩券一張  展覽期間每日上午11:00、下午4:00進行抽獎  摸彩贈品有小摺腳踏車每天10台,總數30台  科工館入場券每天抽出200張   ◎另有排灣族琉璃珠現場製作表演 ◎兌獎辦法以大會公告為準   V.主辦單位連絡方式:   高雄市儀器商業同業公會 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三路495號4樓之1 電話:(07)201-1611、215-3289 傳真:(07)201-3289

點閱率:885
第二屆台灣現代名刀匠藝術刀劍創作特展

第二屆台灣現代名刀匠藝術刀劍創作特展

近幾年來國內工藝競賽中,屢有藝術刀劍的參賽及獲獎,代表著刀劍製作除了具有原本科技的元素之外,也已經正式邁入藝術的殿堂。藝術刀劍煉製工序繁複細膩,為鍛造鋼料學與金屬工藝的極致表現,在許多文明國家已將它視為實用科技與造形藝術的一環。 第二屆台灣現代名刀匠藝術刀劍創作特展 本館再次邀請數十位國內具有特色的現代名刀匠,提供精心創作的刀劍作品展示,包括陳榮樑(竹本)的美術刀劍作品、郭常喜的現代花紋鋼藝術刀劍作品,以及陳柏村、陳遠芳、陳韋均、陳榮俊、陳重銘、蘇嘉裕、蘇詠証、邱世源、歐一智、簡正鎮、黃守誠、R.Yeh’、丁榮顯、游景翔...等多位現代刀匠的作品,齊聚一堂,再次展現真與美的風華,精采可期,有興趣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喔! <展出時間> 1.台灣現代刀匠精品創作展/98年2月3日(週二)~3月1日(週日) 2.郭常喜先生現代花紋鋼藝術刀劍展/98年3月3日(週二)~29日(週日) 3.陳榮樑先生美術刀劍作品展/98年4月4日(週六)~5月3日(週日) <展出地點>本館二樓咖啡藝廊

點閱率:959
數位藝術創作成果展

數位藝術創作成果展

數位藝術創作成果展

點閱率:773
2008U19全國創意競賽

2008U19全國創意競賽

為課業打拼的學生族,埋頭辦公桌的上班族,昏昏欲睡的情況會使得行事效率打折,該如何解決瞌睡蟲的困擾呢?一群新世代學子結合創意與科技,以電解水產生氧氣與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概念發明出「瞌睡阻止器」,可以讓瞌睡蟲遠離,精神飽滿,事半功倍!此項發明獲頒2008『U19全國創意競賽』評審特別獎與最佳原創概念獎佳作,令民眾豎起大拇指讚歎年輕人的創意無限。 由工研院主辦,經濟部、國科會、教育部與文建會共同支持的2008『U19全國創意競賽』,25件獲獎作品從12月16日起至12月28日止巡迴至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已連續舉辦三年的U19(under 19)全國創意競賽,今年共收集到6百多個來自全國19歲以下青年學子們的新奇創意點子,其中有增進人際溝通的方法、有改善環境的工具、更有許多令人意想不到、讓生活更加好玩的創新概念,展現了這些成長在科技起飛年代的孩子,深藏於內心的夢想及渴望。   今年U19成果展為了增進民眾對創意作品的瞭解,特別在獲獎作品展示上強化互動概念,以多媒體科技互動方式呈現,有興趣的民眾不妨把握機會,親身體驗21世紀青年創意大隊的青春創意能量。

點閱率:750
發展經濟再現奇蹟-百件經濟重要檔案展

發展經濟再現奇蹟-百件經濟重要檔案展

發展經濟再現奇蹟-百件經濟重要檔案展

點閱率:764
海洋風情.青春創意全國巡迴南區美展

海洋風情.青春創意全國巡迴南區美展

為開拓高中美術優異學生對海洋的正確價值觀,認識海洋城鄉風情特質及產業創意資源,體驗海洋文化特殊的藝術、人文與鄉土情感,進而提升藝術創作品質。 教育部特於暑假期間,於宜蘭、台東、嘉義海岸,辦理4天3夜高中美術優異學生「海洋風情、青春創意」夏令營活動。課程包括邀請當地藝術家及藝術原創工作者與學生對話、龜山登島速寫、沙塑、傳統戲曲體驗、社區營造參訪、海洋自然環境保護體驗、認識台灣傳統漁港風情、傳統聚落參觀、攝影等,以實地觀察、體驗及親近海洋,並運用海洋自然景觀與人文藝術資源,藉由藝術創作,達到對本島海洋文化有更深刻體驗與認識。今將夏令營之創作特予彙集,辦理全國巡迴展覽,讓校際藝術創作作品交流、觀摩,拓展城鄉藝術視野,展現學生豐碩之學習成果,達到普及藝術教育之目標。並透過全國巡迴展覽活動,增進民眾體認本土海洋風情及對海洋文化的認識。 地點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藝文走廊(一樓) 展示廳須購票入館 展期: 97.11.4~97.11.11

點閱率:843
騎過半世紀-機車特展

騎過半世紀-機車特展

       80年代的台灣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大幅提昇,又地狹人稠,多數人口集中,使都會區交通日益繁雜。因機車輕巧便宜、停車便利、不受擁擠塞車影響等的優點,讓機車的運輸科技廣受大眾使用,成為都會區多數人必備的交通工具。不論是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等,靠者機車遊走大街小巷,平均每個家庭中有2~3輛機車。        機車不僅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且深植於我們的社會文化中,如考機車駕照猶似成年的儀式,騎機車也變成是成年的表徵,機車曾經陪伴我們一起生活,帶者我們走過各個角落,邁入人生的不同階段。不論是騎機車、坐機車、或摔車等的經驗,都維繫者我們與它的情感,也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語彙,「你很機車喔!」已經在青少年的口語文化中,成為流行且帶些趣味性。        本特展是從歷史、技術、經濟、生活、文化等不同的面向,娓娓道來,並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加以呈現;整體而言,以歷史軸線,讓觀眾了解機車的由來及其在台灣立足的歷程,也深入淺出地呈現機車的應用原理與技術的發展,並讓觀眾體驗機車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點閱率:839
劍鄉龍泉現代名刀師之藝術刀劍作品特展

劍鄉龍泉現代名刀師之藝術刀劍作品特展

97年1月至3月,本館舉辦了一系列台灣現代刀藝師的作品展,首次聚集台灣12位藝術刀工,舉辦刀劍作品聯展,對冷門卻是重要的金屬工藝,提供了一個可以公開展示的空間,並獲好評。因此,本館?再延續及展現藝術刀劍的鍛造鋼料學與金屬工藝的極致表現,邀請了馳名古今中外的龍泉刀劍的現代刀藝師作品展示。大陸浙江龍泉市已有二千年的「專業鑄劍文化」,擁有傳說中的”鐵英”與”劍池”;可說是世界唯一的「寶劍園區」,更有近百家的藝術刀劍專門店。隨著新造劍技術傳入,並與傳統技藝自然融合醇化,龍泉刀劍以全新的相貌,橫掃國內外藝術刀劍市場。刀劍作品五花八門,傳統與創新自然交融,尤其積層花紋鋼製作技術的重新被喚醒,更添加了鋼刃的絢爛與品味。 本次特展邀請作品具當代龍泉藝術刀劍特色者,且曾參加國際展覽經驗者等,共7人,約有70件展出,時間為97年10月18日(週六)至98年2月1日(週日)止,地點在本館二樓咖啡藝廊;結合科技與藝術,重現古代技術風華,再次精采可期,有興趣民眾不容錯過喔!

點閱率:861
青春宅急便巡迴展

青春宅急便巡迴展

      「換我玩了啦!」,「你幾分?」,「左邊左邊,右邊右邊」,「手要舉起來,才會贏!」,難以想像一個博物館的展覽,到處洋溢著盈盈笑語,以及此起彼落的討論聲,這些歡喜與情緒,正是「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特展受歡迎的最佳註解。優質的展示,值得持續地推廣,繼95年「青春氧樂園~無菸,少年行」特展巡迴北、中、南之後,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與科工館再接再厲,同時更為因應2009年1月11日起「菸害防制法新規定」上路,特別推出「青春宅急便Non smoking Express」 巡迴展,這次展覽將內容設定在15-18歲的高中職學生,而且以科工館為基地館的概念,以1年半的時間主動出擊將展覽配送到學校,讓只顧著上課、補習、打工的高中職生只要花一點時間,便可以就近參與一場健康、青春的展示活動。

點閱率:801
阿公阿嬤ㄟ生活智慧特展

阿公阿嬤ㄟ生活智慧特展

        配合國科會2008科學季「生活即科學」之主軸精神,本館以「阿公阿嬤ㄟ生活智慧」為主題策劃特展,以情境式、互動式與體驗式的展示方式,並搭配深入淺出的動手作活動及科普演講,讓大眾體驗「科學」並非只是半導體、光電、奈米…等高科技,在我們祖先的日常生活中就隱含著許多科學知識與智慧,值得我們去探索與保存。         科學並非專屬於學校殿堂上的學問,未必只有奈米、半導體那樣高深的領域才能被稱為科學;而智慧巧思也不分落伍或流行、古早或現代,只要用心,你將發現生活中處處有科學,科學其實就在你我身邊!         近年來,科學發展快速,科技為人類帶來更為便利與舒適的生活。然而如果將時間回溯到50年前,在那個物資不充裕的時代,是否就找不到科學的蹤影呢?其實不然,我們老祖先有許多生活的智慧,經由他們所流傳下來的器物或經驗,展現了很強的實用性,不僅隱含許多科學知識,往往還有令人折服的巧思哪!         過去的人們,對所謂的科學定律或原理可能聞所未聞,對很多道理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而他們卻能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中,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知識體系。在面對問題與處理的方式,也和當今強調觀察、記錄、比較與歸納的科學態度不謀而合。         本特展重現台灣50年代的農村景緻,結合新穎的展示手法與生動活潑的科教活動,引領大家思考先民的生活智慧,期望能將蘊含於台灣先民生活中「敬天、知天、樂天」的觀念,以及台灣民眾固有的善良、勤奮、包容、進取等生活中的核心價值,藉由本特展的呈現,帶給民眾對傳統與現代、民俗與科技,全新的思考及認知,進而更加珍惜台灣的自然環境與有限的資源。也期待能引發全民對於台灣科技發展的關懷與興趣,並帶動更多年輕學子投入科學的研究與創造。

點閱率:864
資料筆數【303】頁數【24/3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