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館特色物件系列~織帶機
 彰化縣和美鎮是台灣紡織重要聚落,起源於日據時期,初期以手工紡棉為主,後經由撚粗紗、撚細紗、做粗繩、做細繩,到進展至手工用的裁縫線,發展成粗布用的粗棉紗條件形成,此階段當然是以主料布類的生產為主,直至產品延伸開發織帶副料的需求時,約民國55年,和美進行織帶機自製研發,才將以布機生產概念的織帶機,從面寬的機台更改規格,同時間國外織帶機 (俗稱高速機)引進,使得國人仿製高速機台來取代布機生產織帶。

 後來民國58年,第一代牛角台(花盤台)岀廠,約民國62年第二代上機箱拉手,下機箱花桃或花板,約民國65年第三代多家機械廠陸續加以生產,約民國72年,第四代國自製生產四條織帶機主力機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