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自古即是貿易熱線「海上絲路」必經之地,船隻往來頻繁,然而臺灣海峽與澎湖群島附近俗稱「黑水溝」海域,水況險惡、颱風頻繁,造成不少船隻沉沒,使得這片海域蘊含了豐富的人類活動遺留,成為一座水下文化資產的寶庫。為保存維護珍貴的水下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1年11月通過《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臺灣在2015年12月公布施行《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2006年起,委託中央研究院進行臺灣附近海域水下文化資產普查,並推廣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概念與研究工作成果。

 為了讓水下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廣真正向下扎根,由文化部指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辦的「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首度將水下考古主題展覽移至南台灣辦理,首站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登場。本展以情境營造方式,將水下考古工作場景搬進展場,透過水下文化資產360度環景攝影紀錄片、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體驗遊戲等先進的多媒體科技,將台灣沈船文史以及近幾年來的水下考古工作成果,呈現在國人眼前,讓更多民眾認識與瞭解水下文化資產的重要性與價值,進而建立保存共識,共同守護臺灣獨特的海洋歷史與文化。

 展覽名稱為「藏水覓趣」,取自台語「藏水沫」(意即「潛水」)的諧音,是指展覽以多媒體科技打造水下沉船情境,營造讓觀眾猶如潛入水下世界的感受,透過展示方式,讓觀眾親身體驗水下文化資產的趣味性與可親性,同時也在寓教於樂中,再次提示了水下文化資產的核心理念。

 展區分為「海底時空膠囊」、「探索海洋台灣」、「重返水下遺址」、「科技水下考古」、「揭開沉沒的真相」、「永續與推廣」等六個主題。展場入口處以水下考古員在海中經常能遇見的大型水母投影立體裝置藝術,引導觀眾進入水下世界,民眾可以撐著一把水母雨傘,跟隨著水下考古員的浮空動畫,深入海底寶庫,開始認識臺灣六處列冊沉船:「將軍一號」、廣丙艦、蘇布倫號(S.S. Sobraon)、「綠島一號」、博卡喇汽輪(S.S. Bokhara),以及冰河時期的臺灣陸橋動物群、從河道中發掘的淇武蘭遺址等,體會臺灣水下文化資產的豐富及多元性。接下來,走進360度環景劇場,重返「東沙1號」環礁沉船現場,觀覽全視角海底實景;或是戴上VR眼鏡,體驗探索沉船遺址的臨場感;也可以走進沉船意象區,來一場水下文化資產Q&A遊戲,還有出水遺物展示區、海測儀器模型、水下考古員裝備、水下考古工具牆「開箱文」拍照區,以及等比例製作的臺東綠島豆丁海馬海底郵筒等等,透過深入淺出展示方式,瞭解水下文化資產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聯性,並揭示其價值與重要性,以喚起更多民眾,一起加入水下文化資產保存工作的行列。

 展覽自110年2月5日開始,展期至5月9日,邀請您來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一起「藏水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