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看過棒球賽,球速很快,根本無法看到球棒打到球的什麼位置,但是可以看到球被打擊後飛的方向。會打棒球的人都知道,球棒一定要打到適當位置,球才會飛往我們希望的方向,球棒結結實實打在球心,才會打出全壘打,如果只擦到球的邊邊,就會形成擦棒球飛到本壘板後方。

 1970年代之前,大家只知道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生成物種類,卻不清楚在原子、分子的層面,反應是如何碰撞進行的。1967年在哈佛大學赫許巴哈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Herschbach)進行博士後研究的李遠哲先生,為了運用棒球賽「看落點推測反應角度」的概念,觀測生成物產生的位置來推論反應物有效碰撞的位向,設計製作了這部交叉分子束儀器。

 美國人有個習慣,1個實驗室裡面有多部相同的機器時,機器命名就以英文字母為字首排列。李遠哲先生在Hershbach實驗室製作出這部交叉分子束儀器時,恰巧排到以H為字首命名,所以就以Hope為儀器之名。

 Hope是第1個能夠研究非金屬物質如何進行化學反應的裝置,讓分子碰撞研究領域的研究人員有了新工具,透過一連串的實驗精確了解分子與分子間以如何的碰撞角度發生反應,也讓李遠哲先生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0年本館在籌備「諾貝爾獎」百年特展時,透過李遠哲先生向哈佛大學化學系商購,經與李遠哲共獲諾貝爾獎的Prof. Dudly Herschbach居中協調後,順利購藏這部在分子研究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儀器Hope,並常設展出於4樓「科學桂冠」展示廳,歡迎有興趣的觀眾到本館尋找希望(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