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職永續齊聚誓師-科工館職探任意門展廳全新推出
 本館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攜手合作多年,持續推動技職教育展示與體驗。於科工館舉辦「技職永續破風者誓師」活動,集結技專校院師生、技職推廣者及產業代表共同宣示推動技職教育的使命與願景,現場氣氛熱烈,為後續技職推廣活動揭開序幕。

 在誓師活動後,備受矚目的全新展示廳「職探任意門」正式揭幕。該展廳坐落於科工館三方館4樓,為科工館繼「技職新樂園」以及「技職新視界」以來、同一場地展示技職第三期更新計畫的核心亮點,展期自即日起至116年12月31日止,憑常設展示廳門票即可入場參觀。

 相較於過往以學群分類為基礎的展示方式,新展廳「職探任意門」創新導入「從生活情境出發」的策展理念,展示內容涵蓋技專校院15大學群、50個科別、64種職業,強調跨域連結與未來職場趨勢,觀眾將穿越家裡、商場、教室、港口、演唱會、建築工地、2040未來等13個生活情境展區,進行一場猶如打開任意門般的職涯冒險。每位參觀者皆可領取一份「探索通行證」,依照引導參與展場互動關卡,完成任務後可兌換隨機場景卡並體驗對應職業的VR互動,提升觀展沉浸感與參與度。

 「職探任意門」是一座專為探索職涯而打造的微型城市,整體展區約250坪,從你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出發,像是家裡、學校、商場、馬路、港口,甚至延伸到演唱會現場與未來世界,藉由這些沉浸式的場景設計,引導大家認識多元職業。展廳整合了6大職群再加上1個未來想像領域,共串聯出超過50個科別、64種職業的內容,讓觀眾在場景間穿梭,就像打開任意門一樣,跨進各行各業的真實世界。

 展區裡除了有活潑有趣的主場景體驗,也設有導入區與性向測驗區,幫助觀眾從認識自我開始,找到適合發展的方向;中央圓區的「溫室」象徵著職涯培育的核心,而四周則環繞著A家裡、B商場、C學校、D教室、大馬路、港口、演場會、2040的未來等展區,每個場景中都有互動裝置或沉浸式任務,讓你透過遊戲與模擬實作,親身體驗職場的多樣樣貌與職能需求。例如「家裡」區設計由嘉南藥理大學提供的「流沙香水」展品,以香氛調配與色彩懸浮技術展現化妝品應用專業;「溫室」區則以香蕉葉纖維製成可重複利用的包裝盒,實踐農業與循環設計的結合;「建築工地」展出來自金工職人的創新鋼筋固定裝置;而在「2040未來」區,則可操作仿生魚互動遊戲或進行虛擬職涯角色扮演,啟發青年對未來產業的想像與規劃。展廳亦設有Line官方帳號,觀眾可線上蒐集卡牌與延伸體驗,並設置QR Code互動裝置、電子白板、AI繪圖模擬等豐富數位設備,進一步打造結合科技與教育的探索場域。整座展廳不只是展示空間,更是一場從生活出發、貼近未來的職涯旅程。

 教育部林伯樵主任秘書於開幕致詞時表示:「技職教育不只是就業的途徑,更是開啟無限創意與實踐夢想的重要平臺。職探任意門的設計打破傳統分類架構,透過生活場景導入,有效讓學生感知職業與生活的連結,極具創新示範意義。」科工館李秀鳳館長亦指出:「本展不僅是展示廳更新,更是博物館結合教育、產業與地方資源,共同推動適性發展與生涯探索的具體實踐。我們希望透過這扇『任意門』,啟發每一位觀眾在生活中看見職業的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臺灣農業的故事展示廳
 生活在臺灣,林林種種的蔬果、穀物、生鮮肉品不難接觸到,其中我們常吃的鴨肉、帶有芋頭香味的白米飯、市售繽紛的蝴蝶蘭、無毒無汙染的蔬菜由何而來?臺灣農業的故事展示廳綜合傳統博物館實物、模型、影像、圖板等趣味科普圖文知識,將農業與科技知識轉化為生動可愛的生物圖像,藉由展示品觀察與互動操作呈現臺灣農業多元的發展;另結合展示互動科技,帶您瞭解臺灣農業百年發展概況、農業經濟、生物育種、智慧農業及農業永續發展等議題,展廳中建置完全人工光源型的植物工坊,讓參觀民眾了解如何用科技方式栽種農作物及孕育生命成長過程。

 本展廳適合一般社會大眾、中小學生及對農業科技與食農教育感興趣的觀眾。

 部分互動展品需透過一卡通操作使用。如有需要展品語音導覽及智慧農業專區互動體驗,請於「掌握科工」網頁https://mobile.nstm.gov.tw/註冊並登入使用。

 展廳也會不定期辦理推廣教育活動,敬請關注本館官網、Facebook及推廣教育活動報名系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開放式典藏庫房-具體展現當代博物館「與民親近」理念
 本館開放式典藏庫房希望將文物的蒐藏與維護以「看得見的蒐藏」,讓民眾能看得懂文物的科學價值以及研究資料等內涵,分享蒐藏研究的成果,並利用館藏資源探索其中奧秘,從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具體展現當代博物館「與民親近」理念:透過開放式典藏庫讓長久以來處於隱蔽狀態之藏品,變身成為大眾近距離體會與研究藏品的空間,讓大眾看見博物館庫房中藏品保存的各種方式。

 激發民眾對科學的興趣:本館基於建館目標蒐藏與研究台灣產業重要發展之科技物件,從「看得見的蒐藏」讓民眾親眼目睹蒐藏與研究工作進行過程,由參觀博物館發展親子教育,共同體會去認識科技博物館幕後工作,進而從小培養孩童對科學的興趣及建立科技思維的能力。

 本展廳適合對文物保存維護議題感興趣的所有觀眾參觀。
展廳內不定期舉辦文物保存維護工作坊、藏品推廣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