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字印刷的時代,每個中文字都是一個獨立的「活字」。數以千計的字如何安排,撿字師父才有辦法找出字在那兒?西元1040年代畢昇發明膠泥活字的同時,將字按韻書(也就是部首)排列成盤方便撿選,這種方式沿用了900多年,直到1980年代隨著鉛字一起淘汰。

 既便將字先按韻書排列成盤,字盤的數量還是相當可觀,如何存置字盤以方便撿選,畢昇最早想出來的方式,是將分類好的字盤分置於抽屜中;西元1300年左右,王禎發明了韻輪排字架,分類好的木活字,分別放進2個直徑約7尺的木質輪盤,輪盤加裝輪軸可以轉動,師父就坐在2個輪盤中間轉動輪盤撿字,減少了開抽屜的步驟,撿字工作變得比較快。

 20世紀初,鉛字盤的存置方式換成了鉛字架。鉛字架起初是以木材作成A字形,兩側都可以放鉛字,排版師父會把最常用的2000餘字放在A字同一側,稱為「內盤」,次常用的4000餘字放在A字的另一側,稱為「外盤」。為了提高字架承重能力,木質支架改為金屬支架,仍是A字形架。A字形字架每側只能放1層字,要存放足夠的鉛字,都要3到5座A字形架(3座適合1人撿字,5座適合2人撿字),排滿一整面好幾公尺寬的牆,撿字工作時間一久,腳都會走酸。

 為了方便鉛字集中在比較小的區域,後來印刷廠發明了多層字架,以金屬製成約3公尺寬的多層軌道框,字盤架上裝有輪子,可以在上下都有軌道的框內輕鬆滑動,從此師父撿字時不用來回走動了,甚至可以搬一把高腳椅子坐著工作了。

 本館「訢心相印~印刷文物特展」曾經於104年6月海外巡展澳門科學館,古早味的「木製鉛字架」也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展出文物。澳門科學館撤展後,常設展出於本館地下一樓開放式典藏庫,歡迎有興趣的觀眾利用暑假,來看看檢字師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