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訊息
一、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 手機AR遊戲-海底尋蹤:沉沒的碎片
戰爭、沉船與水下文化資產探索,科工館水下文化資產特展「烽火船說」,第三度回歸登場
本館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盛大推出「烽火船說-水下文化資產特展」。本展為國內第三度聚焦於水下文化資產主題之大型特展,延續先前「藏水覓趣」、「潛行探索臺灣」2檔展覽累積超過17萬人次的觀展熱潮,本次展出規模、內容及互動設計全面升級,重新詮釋歷史與科技的跨域整合。
這次的展覽,整體設計理念聚焦於「戰爭與沉船」,巧妙結合防空洞造景、AR探索解謎、多媒體沉浸劇場與實體文物,觀眾可透過互動投影、沉浸式劇場及水下考古互動裝置,深入認識臺灣海戰歷史、8處重要列冊沉船遺址,並親睹經歷戰火洗禮的沉船出水文物,理解水下文化資產背後的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透過劇場與互動式體驗,海底歷史殘骸與地表科技文明於偌大展區交會激盪,展覽先由入口「時空隧道」引領觀眾穿越至歷史深處,隨後展開四大主題展區。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區「臺灣海洋戰爭史」、第二區「臺灣沉船故事」、第三區「烽火記憶-戰爭沉船文物」與第四區「守護與永續」。以互動遊戲「潛水考古大挑戰」與「文物修復師」等裝置,推廣守護觀念。拍照留影區、水下文資知識補給站與水下無人載具展示,更擴大教育與親子參與層面。觀眾可透過答題累積「下潛深度」或「修復時效」等成績,成為潛水新手、考古高手,寓教於樂。
本展也設計一款手機AR遊戲「海底尋蹤:沉沒的碎片」,觀眾可以使用手機掃描QR CODE進入互動網頁,參加航海日誌圖片蒐集遊戲,在展場內尋找及蒐集指定圖片,掃描圖片,拼出完整航海日誌,就可換取小禮品。
為了要讓更多民眾感受展覽的豐富內涵,這次的展覽採巡迴展方式,也將於金門、臺中與澎湖三地巡迴,選址皆為具海防、海戰歷史或文資背景的場域,免費開放參觀。展覽巡迴將不僅落地展示,更結合在地學校參訪、文化導覽,誠摯邀請全民踏上這段融合歷史、科技與美學的水下考古之旅,透過我們的凝視與探索,讓封存於水下的歷史記憶得以重新甦醒。
展覽資訊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北館B1F第5特展廳
114年7月11日-11月30日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金門縣
114年9月9日-11月9日
舊郵便局與馬公水上警察官吏派出所,澎湖縣
115年起展出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原臺中酒廠) R08館,臺中市
預計115至116年間展出
上述地點皆免費參觀,並將搭配系列推廣活動與互動學習單,歡迎學校與社會各界踴躍參與,讓水下文化資產不再只是歷史課本中的名詞,而是一次次能親身感知、記憶並珍惜的文化體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巨獸覺醒・銀幕啟航-科工館三部3D電影暑假獻映
恐龍和太空永遠都是孩子最有興趣的探險主題!暑假即將來臨,高雄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科工館)7月1日起推出三部3D電影,兩檔恐龍:「暴龍」及「泰坦巨龍」、一檔太空:「太空新疆域」,重回白堊紀恐龍活躍現場,到仰望星空的太空新時代,數位3D與環繞音場,打造沉浸式觀影體驗,邀您攜家帶眷一起進入巨獸與星際交織的冒險新紀元!
看猛龍:暴龍(T.REX)和泰坦巨龍(Titanosaur):
過去一百多年來,恐龍一直是博物館與電影界引發熱潮的重要主題,其中尤以掠食性的暴龍與體型龐大的泰坦巨龍最為矚目。隨著電腦動畫技術與古生物學的重大突破,透過科工館3D電影院的巨幕呈現,觀眾得以從嶄新的角度,深入認識這兩大生長在白堊紀時期恐龍的真實面貌。
「暴龍」由頂尖暴龍科學家與自然歷史機構聯手製作,並與視覺藝術團隊合作,打造出目前最精準的暴龍巨幕紀錄片。影片不僅重現化石發現與研究歷程,更針對過往電影中對暴龍的誇飾進行反思,呈現科學與想像之間的微妙關係,帶領觀眾重新理解這隻傳奇掠食者的形象與生態。
遊太空:太空新疆域(Space: The New Frontier):
人類正跨入一個嶄新的太空時代—不再只是科幻想像,而是各國與企業共同投入的太空競賽實境。「太空新疆域」以全球太空工程突破為主軸,從火箭研發、商業太空站、太空燃料製造到深空通訊與登月基地建設,全方位探索太空科技如何重新定義我們的未來。本片充分介紹現代最前沿的太空應用科技,從創新材料、模組設計到任務實驗,內容富含教育性、啟發性與視覺驚奇,極適合學校教師配合課程規劃觀賞,也適合一般觀眾拓展太空知識視野。
更多電影預告、購票及放映時間,請上科工館多功能大銀幕電影院的官方網站喔,網址是https://www.nstm.gov.tw/MovieListC002300.aspx?appname=MovieListC0023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常設展介紹-太空飛行探索廳
-
展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