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萬物論+論萬物的「I」 「愛的萬物論-探索物聯網」特展 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曾說過:「任何先進的未來科技,都會帶來和魔法一樣的效果。」沒錯,當冰箱、桌子、咖啡機等「物體」都被施上科技魔法時,它們會變得有意識且「善解人意」,這就是物聯網所創造的世界。 1995年,比爾蓋茲在《擁抱未來》一書中以前瞻宏觀視野,擘畫人類未來生活圖像,產生有始以來最重大的生活革命,成為物聯網概念的濫觴。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心主任愛斯頓提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闡明物聯網的基本含義-「萬物皆可通過網絡互聯」,從此「物聯網」開啟了人類科技的新未來,醞釀一個超乎你我想像的世界。科技發展以類摩爾定律的速度前進,幾乎每天都有讓人驚喜的技術產生,或許你無法第一時間「更新」,但一定要記得「跟上」,而博物館一向被視為是社會的「創新典範」,定不能輕忽這股銳不可擋的科技洪流及發展契機,而對於20歲的科工館而言當然不會缺席,本次策辦「愛的萬物論~探索物聯網」特展,正是展現科技博物館所肩負的使命。本特展以建構一個『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溝通與串聯的未來世界,體現物聯網的精神為主軸,透過寓教於樂的展出方式讓民眾認識資通訊產業的應用、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大眾生活型態在行動科技帶領下的改變。 本特展以虛實整合(O2O - Online to Onsite),建構智慧城市(Smart City),來包裝整個展示故事。物聯網的基本架構為感知層、網路層及應用層所組成,本展示的參觀故事正建立在這樣的架構中,讓民眾透過自己的行動裝置搭配專屬App及展場中佈置的感測節點來參觀展示。「線上App」結合「現場展示」虛實整合的互動來認識何謂物聯網。而為了增加參觀經驗還可以利用App來記錄參觀過程並累積虛擬金幣,而這些累積的虛擬金幣可以於展場當中的好「實」機,兌換自己喜歡的商品,達到使用「虛擬」的貨幣購買「實體」的物品M2M(machine-to-machine或man-to-machine)的物聯網經驗。 整個展示概分為6個區域,在「現在就是未來」,透過機器人劇場了解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如果沒有電腦,我們現在所做的工作需要四千多億人力才可以做完,來到「0與1顛覆世界」,探索數位到類比的過程,學習與電腦溝通。20世紀電腦與網路的結合,寫下了人類在通訊史上更輝煌的成就,在「天涯若比鄰」從有線,無線到無限,發現如何能共享或共用網路的資源。從電腦,網際網路到物聯網,人類如何實現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溝通,「跨界『物』語」,一同解構感知層、網路層及應用層,認識快速發展的關鍵技術及迫切該面對的問題與挑戰。當所有的物件通過網路而變得實現隨時隨地的連接,那麼歡迎來到「智慧城市」,這裡將成為實現物聯網應用的重要場域,我們模擬了當智慧型裝置深入一般民眾生活後,食衣住行育樂等常態行為上的改變,該如何面對智慧化的時代,且邀請您一同來體驗。每項科技的開發與進步,都是為了希望這個社會能更加進步,在「體驗IoT的力量」後,科學家口中的物聯網真的好嗎?它會是一個美麗新世界?還是被監控的圓形監獄?人與人之間,會不會少了人情味?逐漸疏離?您曾反思過當機器人開始和人類共存時,你該信任誰? 科工館是一座充滿趣味性的博物館,透過科學與工藝的展現,激發了人們探究好奇的本能,再從找尋中獲得了開放性的答案。現在就有一個問題,等著您來科工館探索:「您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在一個世界裡,數十億個「物件」可以感覺、溝通、連結和分享訊息,而這些相互連結的「物件」經常地將收集到的資料、分析和使用,最後幫您管理、決策和執行」。沒錯,這就是物聯網的力量,它的最終目的正是期望透過感測元件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數據分析,最終做到預測進而精準行銷與決策,歡迎您與我們一起透過展覽探究它的潛力與可能。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展出日期:2017年11月10日~2018年10月21日 地點: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第二、三特展廳 協辦單位(以下順序按筆劃排列):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宏碁雲端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本展由教育部「智慧服務 全民樂學-國立社教機構科技創新服務計畫」106年專案經費補助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