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發現1.95億年前的恐龍化石有完整未被破壞的膠原蛋白,被《發現雜誌》選為全球百大發現的第12名。
 
 有別於過去科學家將恐龍骨頭溶解後,再萃取出膠原蛋白的破壞性檢測,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新創實驗方法,首度利用同步加速器光源,以非破壞檢測方式,在厚度約30微米(相當於頭髮直徑的3分之1)的化石試片,進行二維空間掃描,證實在祿豐龍肋骨化石的微血管通道中,發現第一型膠原蛋白,而第一型膠原蛋白正是血管壁的主要成份。
 
 非破壞檢測真實呈現膠原蛋白在化石中的原始樣貌,能洞悉膠原蛋白周圍的影響因子,並解開膠原蛋白保存1.95億年的關鍵。這個研究首度發現祿豐龍的膠原蛋白被赤鐵礦微粒聚晶組成的「赤鐵黏結層(Hematite Cementation)」緊密包覆著,主要成份是血紅素及其他含鐵蛋白分解後的產物,其中,鐵離子扮演抗氧化劑角色,可大幅降低膠原蛋白被分解機率,是極重要發現。(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