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模型」是機械裝置在細部設計階段用來評估討論、進行外觀測試用的比例或全尺寸的模型,通常沒有實際的功能。如果在「實體模型」中提供了部份功能,用來驗證原始的設計,這個具有功能性的模型就稱為「原型(prototype)」。
 西元1980年代,臺灣在外交關係上出現重大轉折,為了解決「有錢買不到戰機」的窘境,同時增加空防的自主能力,1983年2月安翔計畫正式成立,自行研發設計戰機,1986年戰機正式定名為「自製防禦戰機IDF(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
 1985年IDF開始進入初步設計階段,全尺寸木質實體模型同時也在中科院第一研究所開始動工。IDF全尺寸木質實體模型的材料,除了鐵架外,選擇的木料是目前已經非常珍貴的臺灣檜木,以及當時著名的林商號柳安層板。製作時,先要將機身分成前機身、中機身、後機身3個區段施工,機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鼻輪、起落架等部件則是獨立製作後再組合於機身。在50、60為木模師傅全力趕工下,不到1年時間的1985年底,實體模型組裝完工,正式成為戰機設計的重要工作夥伴,負起整合溝通與傳達所有設計、工程、評鑑人員意見的任務。
 1988年IDF原型機正式升空時,IDF全尺寸木質實體模型原本應該依循以往自製飛機的模式,在保防單位的監督下拆解焚毀。但是這架實體模型累積了許多人的智慧與情感,於是在鷹楊計畫主持人彭元熙少將的爭取下,實體模型送往空軍官校軍史館展示。之後歷經1991年臺北世貿中心舉辦「第一屆台北航空科技展」,與1993年「第二屆台北航太科技展」展示後,2008年,這個臺灣第1個自行設計製作的「戰鬥機」,正式永久典藏在本館地下1樓開放式典藏庫展出,歡迎有興趣的觀眾來瞧瞧。